文章阐述了关于汽车界小米有什么套路,以及汽车行业的小米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略信息一览:
- 1、「人汽」小米SU7上市谁受益?
- 2、雷军造的小米汽车为什么对很多车企来说是降维打击?
- 3、9万买电池6万造台车?别急着夸小米汽车,因为太不现实
- 4、小米SU7深度思考:妥协、格局、实干、营销、争议
- 5、在喷小米汽车之前,至少看懂这四点
「人汽」小米SU7上市谁受益?
可以说,小米SU7上市会没有选择独美,而是选择了在一起“泼天富贵”。 这显然得益于雷军的性格优点——在跨界造车圈子里,雷军与李斌性格里都有一种谦和之气,他们可能会说出“遥遥领先”的话术,但却没有置对手于死地的强悍劲。他们讲究的都是,朋友要多敌人要少。 同样,他们对于偶像兼对手的敬意也都是发自内心的。
如果再直接一点:配置、参数和亮点跟小米SU7非常接近,连发布会都抢在SU7亮相头一天,被圈内人戏称“让雷总很被动”的极氪007完全是贴着小米打的。它的起步价为99万元,四驱版入门价格288万元,不卖199,那么99也很合理嘛。
小米汽车的第一款产品已经发布了许久但仍旧没有上市——也就是因为雷军赌上全部身家,别人只是说着玩而小米当真了,小米也就成为了视野中的焦点,但凡有些风吹草动就会引起轩然***。这个月28号小米SU7就要上市了,我们也聊聊这台车和它的一些背后之事。
在此次正式亮相后,小米SU7也进入到了上市前的“冲刺阶段”。据雷军在现场透露,这款新车将在几个月后推向市场,而目前尽管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但还有大量的测试工作需要进行。据推测,小米SU7的最终上市时间或将在明年北京车展前后。
雷军造的小米汽车为什么对很多车企来说是降维打击?
1、我个人认为之所以小米汽车对于很多车企来说是降维打击,主要是因为小米汽车有自己的车机系统,还可以打价格战,就像当初小米手机进入手机行业一样。怎么说呢,这句话有点夸大了,但雷军造的小米汽车,如果一旦成功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很可能是会对很多车企造成毁灭性的一击。
2、第一个优势,小米SU7已经初步构建起了降维打击的能力。这种降维打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设计的降维打击,尽管小米SU7的外形设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保时捷Taycan。但拿来主义,是小米成功的底层逻辑之一。拿小米8来讲,美国媒体就曾严厉地批评模仿iPhone X。
3、首先就是因为电动车行列有很多的竞争对手 ,对于电动车而言有很多的竞争对手使得很多人都愿意消费品牌影响力更加强大的电动车品牌,这样子在后面的电动车品牌都会被市场淘汰。
4、个人认为小米造车最终一定会让我国汽车工业收益提高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多前提。
5、抛开沉默的大多数,目测喷的内容占比80%以上,剩下19%抱着比较中立的态度,可能只有不到1%的人在给小米说好话,而小米也成为了第一个还没上市就被喷得如此凶猛的车企。 80%喷的人里,最大的攻击点就两个:一是外观涉嫌抄袭,因为跟竞品太像了;二是雷军吹牛,好话说尽,产品吹爆。
6、其实光从堆料来看,售价就大概率不会很低,毕竟小米是初入汽车行业,供应链整合很难与那些老牌车企的较量。毕竟你这边是一台车没卖,注定报价不会低。唯一比较期待的地方是小米澎湃OS,特别是其丰富的生态互联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卖点,特别是对于广大的汽车后市场来说,车载电器其实也是一门大生意。
9万买电池6万造台车?别急着夸小米汽车,因为太不现实
1、万刨除电池成本,还剩下接近6万元的成本空间可以操作,还要包含整车其他的零部件,电机、内饰、外观等。如果按照正常逻辑来分析,网传小米汽车的这个定价是不合理的、反常的。没有给整车其他的配置、设计留出足够的空间。再看700km续航,卖199万。
2、小米SU7提供的方向盘先不说抄的事,单从物理按键+正常方向盘来说,在这个时代依然是最好用的设计。 优秀的车身扭转刚度 车架或者说白车身,是彰显车企整合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如果说电机电池和电控都能靠买来解决,那作为承载物的“房子”,就得车企自己干。 基础打不牢,其他部分再强也是软手软脚。
3、kWh是弗迪动力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属于400V电压平台,续航里程分别为628km和668km。而101kWh是宁德时代提供的三元锂电池,属于800V高电压平台,续航里程分别为800km和750km。结语:小米SU7的技术发布会上,雷军提到,大家不要再叫9万14万9,这是不可能的,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
4、小米SU7的用户应该能体验到更好的充电能力、能耗表现和加速成绩,如此高压应该是为了更好配合之后2025装车的第二代电机的。高压架构不太好追,871V碳化硅高压平台,目前很多车企都把600或700V的平台也称作是800V。小米这个871V高压平台,其实都能叫900V了。
5、对小米造车预期过高 当然高配的,肯定是性价比没那么好,但是确实我们以前想的是,雷总可能会实现很多,年轻人的第一台汽车梦,就是可能大家心理预期,我就是9块9,不,我就是9万。
6、从目前所透露的这些信息来看,这台小米汽车SU7还是有很大的诚意。首先外观内饰设计方面符合流行的趋势,而在配置堆料方面,确实完全可以相信小米。至于最后的价格,单电机后驱版车型仍然使用的是400伏平台,预计价格可能会在20万元以内,讲究极致的性价比。
小米SU7深度思考:妥协、格局、实干、营销、争议
1、当然,要说小米汽车营销的大头,还得是雷军,在小米SU7发布后,雷军就通过在各大社交平台的发言,让品牌和产品价值都得到了积极且广泛的传播。 而最近在微博上,通过广大网友的牵线,雷军和张颂文还产生了交流,这让小米SU7再次获得热搜,这泼天的流量,小米汽车真的是一抓一个准。
2、比如小米SU7的设计的槽点在于和保时捷有神似之处,比例和轮廓的确跟Taycan有点像。定位C级豪华科技轿车,但后排空间却很轿跑,跟定位B级的P7 或者 ET5 没有本质区别。又如,小米SU7的低配车型其实没有800V,只有400V,这可能是为了压低入手门槛的不得已而为之。
3、没错,从2023年12月28日首次亮相,到昨天(3月12日)宣布将于2024年3月28日正式上市,小米汽车旗下首款产品——SU7的这两个多月始终是在无数关乎价格的“猜测”和产品的“争议”中艰难前行。
4、老封表示:也不能把雷军在发布会上的话全当玩笑,一方面他确实是Model S最早的一批中国用户,另一方面小米SU7的外观神似保时捷Taycan--作为一个致力于成为全球前5的车企,如果连外观都没有独立设计语言,有点说不过去。关键还在于:SU7是一辆轿车。
5、第一个优势,小米SU7已经初步构建起了降维打击的能力。这种降维打击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设计的降维打击,尽管小米SU7的外形设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保时捷Taycan。但拿来主义,是小米成功的底层逻辑之一。拿小米8来讲,美国媒体就曾严厉地批评模仿iPhone X。
6、在小米SU7车上,小米做到了「人车家全生态」的一个闭环,不仅是操作逻辑与手机、平板保持一致,同时还模糊了手机与车机的界限,将两者的内容衔接,做到更加顺畅与丝滑。不仅如此,车内也一样支持无线Carplay、Airplay等等功能,没错,哪怕是iPhone,也一样可以在SU7上用,这格局不就上来了。
在喷小米汽车之前,至少看懂这四点
夸张点来说,小米汽车越晚面世一天,这些竞争对手就会发展地越强大一分。如果待到小米汽车真正面世的时候,环顾四周,发现皆是已经发育成熟且强大的对手,这可不是什么美好的局面。更重要的是,小米汽车还想走自研路线。从长远的视角来看,这种把东西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做法很正确。
可以肯定地说,依托多年的互联网思维,小米汽车太知道用户想要什么了,所以在小米SU7上,它极大地发挥了实干精神,并将其渗透到各种产品细节中。 【4】营销 刘强东曾说,不要跟雷军比营销,这句话不止在手机领域生效,在汽车领域也同样如此。
小米SU7的内饰图也是一并公开了,内饰加入大量的实体按键,这一点非常值得好评。宣传是11英寸中控、1英寸翻转式仪表盘、56英寸抬头显示系统,并配备有骁***295芯片,可实现五屏联动功能(后排***Pad)。
二是小米造车要把安全打造成产品和品牌标签。 尽管纯电动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已经发展多年,但是安全问题始终是笼罩在消费者心中挥之不去的雾霾。所以,谁能真正将品牌和产品贴上“安全”的标签,那么在新能源赛道必将犹如神助,这点对于小米造车来说更是如此。
甚至在看过2023年年底的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之后,笔者作为“老米粉”,内心都十分平静。用“不过如此”四个字,几乎可以直接概括看完发布会之后的心情。不过就在过年前的一段时间,一张雷军坐在小米SU7内的照片泄露了出来。同时,这张照片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小米新车的内饰设计。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小米SU7在车机系统中,依然继承了CarPlay功能,对于小米这样一家自持生态圈层的企业来说,能够做到这点并非技术或是经济维度的考虑,更大程度上是关于互联网精神的坚持。
关于汽车界小米有什么套路,以及汽车行业的小米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