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略信息一览:
小米汽车拿出各种”第一“技术,但我不看好雷军
但毕竟是技术发布会,摩德纳底盘架构之外还得有些具体的东西和能撑起来SU7表现的具体技术。雷军随后介绍了小米的“超级电机”。首先是两款已经确定会搭载在SU7上的V6和V6s电机,分别对应400V和800V的高压平台,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220kW和275kW。
小米汽车在首场发布会上展示了其首个技术架构平台——摩德纳,并声称取得了多项技术“之最”。基于摩德纳平台,公司透露了即将推出的首款车型SU7的一些关键性能参数,包括惊人的78秒百公里加速时间和33米的制动距离。此外,SU7还拥有独特的设计元素和先进的电动尾翼技术。
雷军只是语焉不详的说了一句:“为了给米粉提供更好的生态,决定用全资的方式来造车……只有和手机、生态链全部打通,才能给米粉提供更好的体验。” 这里面的意思听上去是用小米生态链来造车,小米用户可以在小米 汽车 上打通所有的小米体验。那这是小米造车的核心竞争力吗?我看不是,更像是小米造车的壁垒。
易车讯12月28日,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谈及智能驾驶方面表示,2024年小米汽车进入智能驾驶行业第一梯队。小米汽车***用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第一期总投资33亿元,目前已经追加到47亿元。拥有超1000人的专属团队,测试车辆超过200台,测试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
我觉得小米科技公司既然已经决定加入制造智能汽车的行列,就已经说明小米公司已经具备了制造智能汽车的能力和技术。并且小米生态系统建设的比较完善,这对于智能汽车系统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保障因素。
年轻人的第一辆Taycan?小米汽车SU7硬核技术公布
1、月28日,小米汽车召开技术发布会正式披露了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的进展情况,并且首款产品小米SU7也首次亮相。
2、我们先从车身看,不难看出,小米SU7的车身长度与轴距比较给力,在轴距上与飞凡F7一样,车身宽度上与智界S7一样,可见小米SU7在车身方面已经是同级中的佼佼者了。而高度则低于其余几款,这是它在看起来比较低趴的原因,这也对风阻系数有影响。当然车身大,内部空间也不会差。
3、月28日,距小米官宣造车的第1003天,小米汽车在北京举办首场发布会,雷军在这场发布会上没有公布万众期待的价格,但含金量依旧很高。整个发布会,雷军多次提到全球第一,同级最好,尤其28次提到保时捷,加上Taycan更是足足有40多次。
4、在智驾方面,小米汽车虽然入局比较晚,但显然也不想落后于其他品牌,他们的目标是明年进入第一梯队、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5、英寸中控屏搭载的是小米澎湃OS系统,支持人车家互联,这其实也是小米SU7最大的看点之一,支持信息流转、手机投屏等功能,甚至还支持无线CarPlay,冷启动时间49秒,OTA整包升级和全车整包升级的用时分别约为3分钟和30分钟。
视界观察|小米押注一体化压铸,新技术如何颠覆传统汽车制造
一体化压铸技术本身并不是什么新事物,指的是利用大吨位压铸机将多个零部件一次压铸成型。具体来说,是将熔融状态的金属倒入模具中迅速填充,冷却成形为整体的零部件。通常由于工艺限制,一体化压铸技术只会用于小体积、造型相对简单的零部件。
小米一体化压铸项目是小米公司近年来在制造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该项目通过引入高度自动化的压铸技术,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品质。这一举措是小米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关键布局,对于增强公司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车企降本压铸技术的应用很广泛,不过汽车的一体化压铸还是比较新的概念;由于汽车车身的结构非常复杂,相当多的零部件需要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或涂胶等方式进行组合,整个流程相当繁琐,每个步骤都需要机器或者人工进行操作。
一位电池工程师也透露,电芯倒置这一结构技术也很快将在新势力车型中大规模应用。 电芯倒置技术即将大规模上车 此外,小米汽车也***用了受到行业追捧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小米下单了两组9100t一体化压铸机,与传统冲压方式一起三组共同运行,互为冗余。
月28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行,正式披露了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的进展突破,并迎来平台首款产品小米SU7的首次亮相。
自研一体化电池技术的突破,这是小米将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底层关键技术向前突破的一次尝试。 更值得圈点的是小米的自动驾驶技术。长期以来,激光雷达与视觉感知之争一直是自动驾驶技术争议的焦点。而大语言模型用于自动驾驶一直以来只停留在想象和论文论证的阶段。
关于小米汽车技术总结,以及小米汽车项目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